第26章

作者:塞缪尔·罗森·加德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磁力小说网 www.cllxs.com,最快更新查理一世、查理二世与清教徒革命 !

    下议院的诉求

    精彩看点

    王室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议会的诉求逐一得到落实————政治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限制主教插手世俗事务的法案————《根枝法案》————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主张的妥协政策

    约翰·皮姆呼唤法治观念的做法没有问题。不过,下议院起初关心的并不是法律问题。实际上,自处决斯特拉福德伯爵托马斯·温特沃斯之日起,英格兰便爆发了内战————王室和下议院围绕最高权力展开了争夺。要回答谁应该拥有最高权力这个问题,就要综合考虑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用15世纪或19世纪的宪政标准去评判当时议会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质问议会为什么不是限制而是剥夺国王的权力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查理一世继位后拒不接受议会对其权力的限制,所以议会只好剥夺他的权力了。

    英格兰王室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在受到苏格兰军队威胁的情况下,1641年2月英格兰王室批准了下议院提出的一项法案,即英格兰议会应该至少三年内进行一次议员换届选举。1641年5月,查理一世又同意了下议院的一项诉求,即在未征求议会意见的情况下不得解散议会。该诉求让下议院的权力可以不受其他势力的影响。虽然议会自由行使权力平时可能会给英格兰带来一些问题,但要想拥有最高权力,议会就必须首先拥有这样的自由。查理一世用来控制国家和人民的法宝一件接一件地被剥夺了。议会宣布:国王征收造船税是非法的;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吨税和磅税。星室法庭和高等宗教事务法庭相继被取消了。因此,查理一世以后只能向议会申请王室开支,不能再任意囚禁臣民了。对臣民的惩罚必须有法律依据,并且多数情况下要严格遵守陪审团制度。

    1641年7月,议会的诉求逐一得到了落实。1641年8月,查理一世与苏格兰人签署了和约。拿到赔款的苏格兰军队向北撤回了边境,士兵们都返回了自己的家园。

    为什么下议院议员还不满意呢?因为他们认为查理一世不会信守诺言。查理一世早已习惯了独揽大权、一手遮天的生活。他没有一丝远见,只要手里还握着一点点权力,就不可能谦虚、谨慎地行事。因此,下议院议员想象不出查理一世会甘愿接受权力被完全剥夺的现实。他虽然可能不会直接去废除那些他亲自批准通过的法令,但极有可能会通过数以百计间接的方式将手中的权力碎片重新整合起来,之后再次强迫英格兰人民接受他的意志。

    如果下议院和查理一世之间以前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冲突,下议院就不会怀疑查理一世还有可能会干什么蠢事。目前,政治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但宗教问题仍悬而未决。查理一世仍然认为威廉·劳德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而下议院认为威廉·劳德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这可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冲突。虽然威廉·劳德被关进了伦敦塔,但其他主教还在各司其职。除非采取必要措施剥夺主教的权力,否则他们就会利用原有的影响做出一些在下议院看来非常邪恶的事情。需要出台法律来废止新创的宗教规定,比如,将圣餐桌再搬回原先的位置,废除那些冒犯清教徒的宗教仪式等。然而,一定要找到能真正限制主教权力的办法,唯有如此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新通过的法律真正生效,而不是流于书面的一纸空文。有下议院的指引,教会肯定会体现出某种程度的清教教义,而这样的教会绝不能由威廉·劳德派系的主教去管理。

    下议院实施了部分行动计划。1641年3月,下议院向议会递交了一份限制主教插手世俗事务的法案。如果议会通过该法案,主教们就不可再在枢密院或上议院任职了。1641年6月,上议院以绝大多数反对票否决了该法案。但下议院并未气馁,又提交了一份所谓的《根枝法案》,要求连根带枝彻底废除主教制下的各种教职。

    反对下议院所提法案的并非只有威廉·劳德派系的朋友。上议院和下议院中存在着强大的中间派,中间派希望看到一种折中的方案,即在教会管理上变主教独断专行的模式为主教和教区牧师共同分享权力的模式。

    温和派代表人物是温文尔雅的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早年曾服过兵役,后“回归故里,专注学问”,不久便因学识而声名远播。“他博闻强记,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人们觉得他时刻与书为伍,不是在阅读就是在写作。他同时拥有仁爱之心,对人总是彬彬有礼、和蔼可亲。他仿佛受到过世上最好的宫廷教育,但他乐善好施的品行远非宫廷教育能培养出来的。”人们之所以能记住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的名字,不是因为他学识渊博,也不是因为他善良仁慈。他在格雷特伍村的住所离牛津只有几英里,常有聪明睿智之士前来,与他交流思想。这些人虽然都支持威廉·劳德反对清教徒的教义,但对威廉·劳德的专制行为极其反感。宽容派基督徒威廉·奇林沃斯经常来拜访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教会复辟派主要人物谢尔顿和莫利也常来他家里;当时许多诗人是他的常客。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总是慷慨地以礼相待,尽其所能帮助他们。这些人来到格雷特伍村后发现,“他们的住宿条件堪比大学的住宿条件,主人不知道他们来去的具体时间,也不关心他们来自何方,只有在进餐时才会与他们碰面。来这里的人可以不拘小节,行为不受任何约束,待的时间长也不会生厌。他们能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在书房里找到梦寐以求的好书,碰到志同道合的人。”

    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

    威廉·奇林沃斯

    爱德华·海德

    爱德华·海德是后来查理二世统治时期的大法官,也是影响了四代英格兰人的史学教材《大起义史》的作者,他就很难接受让主教与教区牧师在权力上相互妥协的建议。他的思想远没有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的思想开放和自由。

    身处和平时期的人们回顾过去战乱的痛苦日子后,一定会认为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主张的妥协政策是明智之举。但令人怀疑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否真的妥协。主教由国王任命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其主要任务是维持英格兰国教的秩序,清除不利于维持秩序的所有因素。在主教身边安排与他们观点截然相反的人来共同管理宗教事务,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出现,除非先罢免原有的主教,然后再根据下议院所提原则提名一批新主教,否则相互妥协的方案终将无法实现。温和派的缺点是提不出确实可行的计划,而且即便提出了某种计划,但该计划如果不能确保清教徒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去遭受过不公正待遇的人们就不会接受。议会和查理一世之间的斗争暂时搁置了一段时间。查理一世在宣布出访苏格兰的计划后,议会出台法令,废除了威廉·劳德在英格兰推行的宗教新规。随后,议会宣布休会六周,直至1641年10月20日。

    查理一世原本可以借助自身的权力强化温和派的观点。如果他一开始就给人们留下愿意接受相互妥协方案的印象,那么事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他没能也不愿坦然接受相互妥协的方案,因此无法赢得下议院的信任。约翰·皮姆认为查理一世只是将温和派的方案当作其恢复权力的手段,所以要求他拿出更多的保证措施。查理一世将一些支持下议院的人调入了枢密院,把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和爱德华·海德安排到关键部门任职。然而,查理一世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因为约翰·皮姆早已将他的心思看穿,知道他仍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可能听取福克兰勋爵卢修斯·凯里和爱德华·海德的意见。